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

狗狗貓咪的體內有寄生蟲,該怎麼辦?

文章出處:Albert North Vet Clinic
譯者:Carolyn Wang




Tapeworm: 條蟲
Roundworm: 蛔蟲
Hookworm: 鉤蟲
Whipworm:鞭蟲
Giardia: 梨形鞭蟲
Coccidia:球蟲




    多數的人沒有定期幫已經是成犬的狗狗進行體內驅蟲,原因是沒有在糞便中看見蟲。研究顯示,有高達33%的狗狗可能有腸道寄生蟲。雖然當寄生蟲為數不多的時候不會造成成犬太大的健康問題,但是對小狗、生病的寵物和年紀較大的動物來說,寄生蟲則有釀成重大疾病的淺在風險。更重要的是,寄生寵物腸道的寄生蟲有可能導致人的健康問題。犬隻蛔蟲和鉤蟲的幼蟲可以自人的皮下進到身體組織。如果這些幼蟲游移至眼睛,可能造成像是失明等等嚴重的危險。稚齡的小孩、慢性病患者及老者是受寄生蟲感染影響的高危險群。雖然因此而產生健康問題的人數不多,但是受到感染的機率卻是相當高,在康乃狄克州的兒童血液化驗顯示,其中高達27%已經受到犬隻蛔蟲幼蟲的感染。


     狗狗感染寄生蟲的管道有幾個方面。小狗通常透過狗媽媽哺喂帶有幼蟲的母乳感染;成犬則透過遭感染的狗狗的排泄物接觸傳染。許多蟲卵和幼蟲很頑強,能在土壤中存活數月至數年之久,狗狗有可能在公園中、後院、犬舍或是服從訓練課堂上接觸到寄生蟲;貓咪也可透過類似的途徑接觸寄生蟲,另外,貓咪還有可能因吃了帶有寄生蟲的老鼠而接觸寄生蟲。寵物也可能通過吃生的肉類或魚類感染寄生蟲。


     寄生蟲防治最好的方法是預防。我們建議應定期驅蟲以降低寵物寄生蟲數。因為成蟲在腸道中間歇性的產碖,因此檢測僅對於嚴重遭寄生蟲感染的寵物較有效果。標準測試腸道寄生蟲的方法是糞便檢查,旨在檢查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卵,動物很有可能糞便檢測雖為陰性,但實際上仍有寄生蟲。關於寵物驅蟲的建議因寵物的年齡、暴露的風險以及飼主家的成員而異,我們對寵物驅蟲建議的一般性原則如下:


  • 幼犬:自4~6週大後應每兩週驅蟲一次直至三個月大。
  • 私人住宅飼養的成犬:每年驅蟲一次。
  • 居住犬舍的成犬/四處參展的犬隻:每年兩次以上,視個別情況而定。
  • 懷孕中的犬隻:於生產前或是之後再行除蟲。
  • 幼貓:自六週大起每兩週除蟲一次,直至3個月大。
  • 非圈養於室內的貓隻:依據獵食習慣不同每年一至兩次。
  • 未結紮的母貓:孕期內及哺乳時驅蟲。
  • 豢養於室內的貓隻:於幼貓時期除蟲後,除非有餵食生肉,否則不需再除蟲。